王女士是位职场女性,工作生活节奏很快。最近总感到耳朵里面涨涨的,但没有放在心上,这天她像往常一样,一到单位就开始伏案整理资料。一转眼就到了开会时间,王女士赶紧起身去会议室,站直还没等迈步时,瞬间感觉怎么天塌地陷了,脚跟空空的,怎么也站不稳,周围环境也在前后飘忽、翻转,伴随着一阵阵的恶心,忍不住要呕吐。好在王女士意识很清晰,摸索到椅子赶紧趴在办公桌上。同事们察觉到了变化,赶紧过来帮助,看到王女士脸色发白,不停地干呕,想扶着她坐起来帮她拍拍后背,没想到王女士挣扎着挥挥手,示意大家不要触碰她。过了几分钟,王女士渐渐平稳下来,大家赶紧轻轻地扶着王女士,把她送去了医院。到了医院,王女士感到自己一侧耳朵的听力好像也下降了,还伴有耳朵闷涨和嗡嗡声,于是看了耳鼻咽喉科。医师通过一系列检查,原来王女士得了“内耳膜迷路积水”,也就是所谓的梅尼埃病。王女士接受了针对性的治疗。
内耳维持人体平衡
伴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诸如电话接听、个人音响设备使用等等,我们耳朵的负荷被显著放大。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大等等因素又容易破坏机体神经体系的和谐稳定。在我们耳朵的最深处,隐藏着被称为“内耳”的神经结构,不仅负责听,还负责维持人体平衡。奥地利的Barany医生凭借在内耳平衡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191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耳朵疾病导致的眩晕有很多,从外表查体来看可能发现不了异常,但通过精密的神经功能测试可以发现端倪。常见的疾病包括梅尼埃氏病、耳石症、突发性聋、听神经瘤等等。
梅尼埃病:一动就晕
梅尼埃病除了眩晕之外,通常还伴随听力下降、耳涨、耳鸣现象,可以表现为一动就晕,但持续时间大多在十几分钟至几个小时,就像王女士那样。通过特殊的听神经功能测试、鼓室造影磁共振检查等等,可以明确内耳积水的部位和程度。该病的治疗遵循阶梯式和个体化的原则,药物治疗,可以控制60%左右患者的眩晕发作,药物治疗无效的则考虑脉冲压力治疗、鼓室内药物注射,以及各种手术治疗。无论如何,患者需要遵守正确的饮食调节,自我身心调节也是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耳石症:特定位置瞬间眩晕
耳石症是另外一种常见的眩晕疾病,它具有鲜明的特征,即身体变换到特定位置时出现瞬间眩晕,一般没有听力下降。患者可能在几个小时内不能自由活动,但每次活动诱发的眩晕大多仅持续数秒至十余秒。每侧耳朵里面各有三个潜在发病灶、也就是说有两个耳朵里面有六个“嫌疑犯”。通过针对性的检查,医师可以逐一排除嫌疑,准确地把握病变部位,再借助特殊的复位治疗,通过翻转身体,拆除内耳中的炸弹。通过1-3次的复位治疗,总体有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
重视内耳功能康复训练
从医学术语而言,眩晕是一种现象,而不是疾病的名称。有很多疾病可以导致眩晕的发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耳朵疾病起源,另一类是颅脑疾病、颈椎病等引起。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哪一类原因引起的,眩晕都表现为视物旋转、或者站立不稳,这与感冒、睡眠不足、甚至高血压时的“头昏感”不同。眩晕危害巨大,患者常常卧床不起,不能进食,视物模糊,记忆力下降,身心双重损害。眩晕的病因非常复杂,有时需要神经内科、中医科的联合诊治,然而依据现有医疗技术,依然有小部分病例不能明确病因。对于该部分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内耳功能的康复训练,也有望重建“脚踏实地,昂首向前”的功能。[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6-09-29 12:4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