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字文若,初事袁绍,后投曹操。屡出奇计,曹操当初出征时,常命他镇守许都,后因劝阻曹操称魏公、加九锡为曹操所恨,在曹操暗示下×杀而亡,时年五十岁。荀彧优点:
一、有战略思想。迎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的主张。在北方还没有平定之时,打消曹操进攻刘表的念头,提出先平袁绍、刘备,再图江汉的正确主张。
二、战术方面同样优秀。劝阻曹操先不要进攻刘备,而讨伐黄巾军,结果不但得了不少金帛粮食,还得了大将许禇。先后提出“二虎并食”与“驱虎吞狼”之计,令吕布与刘备互相火并,最终为联合刘备攻破吕布奠定基础。
三、有谋有勇。当吕布突袭曹操后方时,曹洪等不能抵抗,兖州、濮阳失守,只有荀彧与程昱设计守住鄄城、东阿、范县三处。以后曹操出征,常使荀彧留守许都,这样他才放心。 四、心地善良。比起心狠手辣的贾诩、程昱,荀彧要强得多。当曹操怒杀孔融一家,并要杀为孔融收尸的脂习时,又是他力谏,免了脂习一死。谋士大多行的是阴损之事,能做到荀彧这样,确实不易。
荀彧缺点:善出计不善识人,善谋事不善谋身。曹操是借扶立汉室之名,发展自己势力,而荀彧以为他是真正匡扶汉室。曹操并不是一个善于纳谏的人,荀偏偏提出了一些反对意见。曹操并非大人大量,而是隐忍不发。最终送给荀彧一个空盒子,半命令半强迫令他×杀。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被曹操誉为有“巍巍之勋”的荀彧离世。关于他的死,袁宏《后汉纪》卷三十、陈寿《三国志》本传称其“以忧薨”,而裴注引《魏氏春秋》则记为“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范晔《后汉书·荀彧传》所载与《魏氏春秋》略同。 关于荀彧的疑问:
一、为什么荀彧收到曹操一个装食物的空盒×杀?
答:曹操是荀彧的“衣食父母”,他送荀彧一个装食物的空盒,无非是意为,我不想让你再吃饭了(意即让其领死)毕竟考虑到荀有功于已,他即使想让荀死也要给他个面子。
二、曹操为什么要杀荀彧,荀彧死后又为什么懊悔?
答:荀彧一开始对曹操的认识就有偏差,他以为曹操既有雄才大略,手下又兵多将广,是匡扶汉室的最好人选。等到曹操想称公了,他才发觉,曹操之前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借天子之名,行一已私利之实。 称公一事,表面上是一个官位之争,实际上是“扶立汉室”与“自立为王”两种思想在斗争。曹操的性格我们以前就说过,他为了自己可以牺牲一切,何况一个荀彧,另外杀荀也可以给其他反对他发展个人势力的人一个极大的触动。
既然杀了,那么后来曹操又懊悔什么?以曹操自私冷漠的性格,他是不会为少了一个谋士而懊悔的。他只是懊悔少了一个聪明的大脑,以后再不能用上荀彧的计策了。别的,他是不会懊悔的。
我们从中得到的教训:
一、知人知面不知心。以荀彧这样的智力,尚且看不清曹操的内心,何况我等凡人,所以对一个人一定要长期、全面地观察。
二、善择明主。打工要择明主,不仅明主,还得德主。用人时朝前,不用时朝后,卸磨杀驴、兔死狗烹这样的主子,给多少高薪都不能伺侯他。
三、保护自己。既要坚持大义、原则,又要保护自己。记住:一个不成熟的男人为了某种崇高的事业而英勇献身,一个成熟的男人会为了某种崇高的事业而卑贱地活下去。 总评:荀彧为曹操出了不少妙计,又多次为他镇守后方。最后却因反对曹操树立个人势力而被迫自杀。固然曹操残忍无情,他自己一开始未能看透曹操的真实面目,看破后又不能设计保命也是重要原因。 尽管诸史对荀彧之死的记载不一,然而不论是认为他死于“忧”抑彧是认为他死于“药”,均是将荀彧之死看作他反对曹操晋爵魏公、加九锡的必然后果。 袁晔《献帝春秋》记载了荀彧死讯在吴、蜀的流传,从中可见时人对荀彧之死的看法。兹引于下:“(荀)彧卒于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荀)彧杀伏后,彧不从,故×杀。(孙)权以露布于蜀,刘备闻之,曰:‘老贼不死,祸乱未已。’” 袁晔为孙吴名士袁迪之孙。据《三国志·陆瑁传》,袁迪与孙吴丞相陆逊之弟陆瑁相游处。故可推知,袁晔所载荀彧死讯流传吴、蜀之事必有所本,应非杜撰。 《献帝春秋》一书亦见于《隋书·经籍志二》,与信史荀悦《汉纪》、袁宏《后汉纪》等同列。从上引可知,寿春逃亡者误传了荀彧死因,可见其并非曹方高层。 但非高层者关注荀彧、并将荀彧之死当作忠于汉室(不肯杀献帝皇后伏后),可见荀彧在曹操统治区具有一种忠于汉室的形象。 误传的消息无疑为孙权方所接受,才会继而“露布于蜀”.刘备之语亦表明他认可荀彧对汉室的忠心。寿春逃亡者、孙权、刘备分别代表了割据的三方。 荀彧虽为曹操谋主,其忠心汉室的形象却得到三方的一致认同,并被认为这是荀彧之死的原因。 至唐代,杜牧《题荀文若传后》云:“荀文若为操画策取兖州,比之高、光不弃关中、河内;官渡不令还许,比之楚、汉成皋。……及事就功毕,欲邀名于汉代,委身之道,可以为忠乎?”杜牧对荀彧之死完全持否定态度,他认为“邀名”是荀彧立晚节的动机。 司马光反驳此说不合人情:“凡为史者记人之言,必有以文之。然则比魏武于高、光、楚、汉者,史氏之文也,岂皆彧口所言邪!用是贬彧,非其罪矣。且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与萧何同赏矣;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 明清之际,王夫之从“天良未泯”的角度来解释荀彧阻止曹操加九锡、晋爵魏公的行为。他说:“夫九锡之议兴,而刘氏之宗社已沦。当斯时也,荀非良心之牿亡已尽者,未有不侧然者也。彧亦天良之未泯,发之不禁耳,故虽知死亡之在眉睫,而不能自己。……彧之失,在委身于操而多为之谋耳。” 孙明君认为荀彧死于理性与感性的分裂:从现实出发,认识到汉不可为,于是拥护曹操重造天下,但在情感上又与旧王朝藕断丝连,所以荀彧死于困惑与矛盾。 此论从个人心态出发,对荀彧多有理解之同情,不较古人责以君臣之义,但仍可看作是王夫之观点在现代学术话语中的延续。 以上诸家都把荀彧仕操看作是他面对乱世时不得已的选择,而且无论是对“苍生”还是对“汉室”,均为一种相对有利的选择。与第一类看法相比,第二类看法带有“理解之同情”的色彩,也更显深刻。 其实,无论是前一类看法,还是后一类看法,讨论的视线均聚焦于荀彧个人的心境、志向、谋略上,如此讨论,只会将荀彧之死的意义局限在他个体生命的意义上。 荀彧之死并非孤立的现象,它在当时、乃至后世所引发如此持续而广泛的关注,就说明荀彧之死具有典型意义,可以说是时代精神之境遇的象征。因而,对荀彧之死的理解,必须放在汉末士大夫之整体动向这样一个大的语境中,如此方能看到荀彧之死所隐喻的时代意义。 荀彧作为曹操身边的得力助手,他的×杀成为了一个迷题。人们对此有很多猜测,但是真相究竟是什么,已无从知晓。(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此帖被zhdf在2020-02-26 09:5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