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出贵阳,过花溪、翻桐木岭,青岩古镇的灵秀和历史的韵味幽幽而来。小镇依山,山崖呈黛青色,难怪取名“青岩”。依山有依山的好处,石材资源丰富,青色的石块有厚有薄,逐一分层,用途广泛。镇口那座桥是用石头建造的,街道是青石板铺砌的,四周的城墙被石头包围,连镇上民居住宅屋顶也全是石片,大石屋连着小石屋,石雕、石磨、石碾、石缸随处可见。
人们常用“花岗岩脑袋”、“铁石心肠”等形容死板、刻画冷漠。然而,到过石头小镇青岩,青岩人的淳朴和谦卑,好客和热情会让您对石头两字有一个全新的感悟。古老的石头小镇,处处洋溢原生态的生活气息,这不,刚下车就见“镇角亭”前门庭若市,人头攒动,我们也凑个热闹挤上去瞧个明白。耶!当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家不起眼的米粉小吃店,但,米粉店里十七八岁的布依族姑娘,水灵的双眸,甜美的笑容,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招呼着南来北往的过路客,品尝她家自制的“青岩牛肉米粉”。这麻利的动作,磁铁的声音,让一车又一车的游客争先恐后地掏钱,品味盖浇鲜红辣椒末的贵州米粉。刚要轮到我和同事小刘,米粉恰好卖完。姑娘见到我俩失望的眼神,略带歉意的告诉我们,她回家去取,等一会你们逛完小镇再来。面白书生小刘欣然接受了姑娘的预约,答应等一会一定来!
我们悠然行走在古镇老街上,两旁都是作坊式的小店,出售的全是农户们自己做的风味小食:豆腐干、水盐菜、猪蹄子、米豆腐、青岩醋、玫瑰糖·····看了都让您眼馋。在摊主纯朴的笑脸中,我们挑了一家,要上了豆腐干、水盐菜、猪蹄子和五瓶啤酒,享受这种原汁原味的青岩美食。咬上一口刚出滚锅的喷香豆腐干,烫得我舌头直打滚,豆腐干“啪”掉地上,多可惜啊!我埋怨自己这嘴不争气,那么喷香的豆腐干,怕烫而掉在地上糟蹋了。嗨!老板娘见状,从锅里捞起两块豆腐干,走到我的桌前搁在我的碗里。我还以为她要多搭卖两块豆腐干,哪知道没等我开口,她已用地道的贵州话告诉我,不用钱,送我!不行不行,一元一块,她们就靠这养家糊口,我非要给她两个硬币,她说什么也不收,微笑地说,下次再来我这里吃啊!
吃着喝着,不知不觉已到了集合时间,我与小刘匆匆赶往镇角亭,总想尝尝青岩米粉。惊讶!镇角亭门还关着。我们问隔壁卖姜糖的店主,米粉姑娘咋还没来?姜糖店主说,她们家很远,五里地呢。天哪!就为让我们吃上一碗米粉,布依族姑娘来回要走一小时路。时间不允许我们继续等下去,上车吧。我从小刘沮丧的眼神看出,淳朴的小刘默默向姑娘表示歉意,她专门回家取米粉而我们已不辞而别。
汽车载着我们又将回到城市喧嚣中去,青岩古镇却在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思绪:垒砌小镇的石头是冰凉的,然而,小镇却处处充满着温馨和祥和。
原作者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