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801544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3-06-17
- 在线时间12605小时
-
- 发帖10761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36
- 金币88207
- 道行18910
- 原创538
- 奖券560
- 斑龄0
- 道券291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801544
- 发帖
- 107610
- 金币
- 88207
- 道行
- 18910
- 原创
- 538
- 奖券
- 560
- 斑龄
- 0
- 道券
- 291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2-08-20)
—
<<三十六计>>中的第26计名叫"指桑骂槐",也是"并战计"里的第2计."指桑"而"骂槐",就是说明里看上去是在骂"桑",而矛头却对准的是站在一旁,似乎是毫不相干的"槐".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警告或威慑的手段.此计广泛地被应用在政治和外交领域,也间接地为军事行动作配合.多为谋略性质.在三国里,就有这样的故事. 指计一:第50回,曹操兵败赤壁,在逃跑过程中又数次遭到孙,刘联军的打击,最后好容易在华容道靠眼泪才摆脱了关羽的追杀.路上遇到曹仁的部队赶来接应,方顺利地来到南郡.曹仁置酒与操解闷.众谋士俱在座.操忽仰天大恸.众谋士曰:"丞相于虎窟中逃难之时,全无惧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正须整顿军马复仇,何反痛哭?"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众谋士皆默然自惭. 赤壁大战,以曹军的惨败而告终.既然失败了,就得有人为此承担失败的责任,就像胜利了,就一定要有人为胜利而戴上荣誉的桂冠一样.而曹军的这次铩羽,毫无疑问,最高领导人曹操要为此承担主要的责任.正由于他的一意孤行,轻信和判断失误,才造成了曹军在赤壁几乎是全军覆没的大失败.承认失败容易,承担责任也并不难,可难就难在,对于一个政治及军事等多方面的独裁领袖来说,是不能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者的,如果这样做的话,就证明了自己的无能,是不配再领导部下和子民的;而对于承担如此惨烈大失败的责任更是万万不可,一旦这么做了,就意味着自己离下台也不远了!这对于曹大丞相来说是致命的.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利及其生命,尽快地把失败的责任推卸掉是最好的办法.曹阿瞒毕竟聪明,一招"指桑骂槐"立刻将自己应负的如泰山般沉重的责任宛似鸿毛般地轻轻地推了个一干二净.在险恶环境下仍保持高昂乐观情绪的曹孟德,却在平安脱离险境后哭了,当众谋士不解,上去询问原因时,老曹边哭边说:"我在哭郭嘉啊,要是他还活着,怎么会让我有这么个大失败呢!小郭,你死得太早了哟,叫我今后怎么办哟!"表面上曹操哭的是心爱的谋士郭嘉,痛惜他死得太早.其实一语双关在责骂众谋士:如果你们有郭奉孝的才干,我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吗?这场大失败都是你们这帮饭桶的无能造成的!谁让你们没能及时发现敌人的阴谋;谁让你们没能给我献上一条破敌的奇谋妙计;谁让你们不如郭嘉有用;你们平时不都自诩为"智多星"吗?怎么关键时刻一个也派不上用场了呢?可见这失败的责任该由你们来承担,与我无关!可以说,曹公这一哭,达到了他的目的."众谋士皆默然自惭".曹操的智囊团们真的都为自己没能为主子及时挽救这场败局的失责而感到了由衷的惭愧.不需要明言,更无须强迫,火烧眉毛就这样被曹操不落痕迹的轻轻地给卸掉了,众谋士主动自觉地为他们的领导集体承担了赤壁之战的失败责任,曹阿瞒不愧其名!曹操如此煞费苦心地使用"指桑骂槐",在我看来,一是为了推卸责任,二是希望他的后代们能他在的暗示下,在今后的历史上,尤其是曹氏政权的史书上为自己留些脸面,给隐讳和回避一下.其实,曹大丞相使用"指桑骂槐"的事早就有了.第16回,曹孟德在淯水河边设祭典韦,操亲自哭而奠之,顾谓诸将曰:"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老曹也是明哭典韦,暗骂诸将.其用意:一是责骂将领们无能,没像典韦那样忠于职守,带好部队,保护好上级领导;二,也是为了推卸责任,以掩盖自己因好色而造成宛城惨败的责任.只是由于部将们都是武夫,不懂其中的玄妙.曹操动情的表演,只获得了武人们集体的"众皆感叹",没人为此感到内疚与自责.故对牛弹琴的曹阿瞒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曹操的明哭郭嘉,暗骂众谋士的行为堪称是三国里最著名又最具表演性的"指桑骂槐"之计. 指计二:第114回,魏主曹髦不堪忍受权臣司马昭的欺凌,带领一群由宿卫苍头官僮三百余人组成的乌合之众去讨伐司马昭,却在南阙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成济在大庭广众之下给公然刺杀了.然后报知司马昭.昭入内,见髦已死,乃佯作大惊之状,以头撞辇而哭,令人报知各大臣.遂将髦尸用棺椁盛贮,停于偏殿之西.昭入殿中,召群臣会议.群臣皆至,独有尚书仆射陈泰不至.昭令泰之舅尚书荀顗召之.泰大哭曰:"论者以泰比舅,今舅实不如泰也."乃披麻戴孝而入,哭拜于灵前.昭亦佯哭而问曰:"今日之事,何法处之?"泰曰:"独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昭沉吟良久,又问曰:"再思其次."泰曰:"惟有进于此者,不知其次."昭曰:"成济大逆不道,可剐之,灭其三族."济大骂曰:"非我之罪,是贾充传汝之命!"昭令先割其舌.济至死叫屈不绝.弟成倅亦斩于市,尽灭三族. 司马氏家族历经三世,终于彻底的成功地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成为了三国时期魏帝国实际的统治者.不过他们为了取得自己牢固的统治地位,其采用的手段也异常残酷.司马懿杀光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曹爽三族,把皇帝变成了傀儡捏在自己的手里;司马师上台后直接废掉了魏主曹芳,杀掉了曹氏政权的铁杆维护者夏侯玄,张缉,李丰及其三族,连张皇后都被处死;司马昭更是凶恶,干脆把不听话要跟自己对着干的魏主曹髦给宰了.不过弑君容易,如何善后就成了一个大难题,毕竟弑君这个名声实在不好听,如果处理不妥,就得在历史上留下骂名.虽说自己没有亲自动手,但还是脱不了关系,谁让那些弑君者都是自己的爪牙呢.而让谁为弑君去承担责任这一大问题,立刻摆在了司马昭的前面.大臣陈泰语带双关,坚决要求严惩此次弑君事件的名义上的指使人,司马氏家族最心腹的爪牙贾充,并在司马昭要求开脱贾充时,非常露骨地表示自己的反对意见:"惟有进于此者,不知其次".陈泰的话已经再清楚不过了,除非你愿意砍掉自己的脑袋,否则就砍了贾充的脑袋.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再讨论了!陈泰对于魏王朝即将覆亡的局势是心知肚明,但他既无力量也无胆量去挽救这个日益颓废的旧主子,只能以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来消极对待.不过对于司马昭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唆使部下去公开弑君还是十分的愤慨.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他又不敢公开的谴责和声讨大权在握的司马昭,只能以这种"指桑骂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悲愤.陈泰先是拒绝参加善后会议,来表示自己不与司马昭合作的态度.在明知抗争无用的情况下,又以为魏主披麻戴孝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司马昭弑君行为的无声的抗议.最后在司马昭假惺惺地征求自己对如何惩办弑君凶手的意见时,陈泰再也忍不住了,终于发出了反抗的怒吼:"独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只有杀掉贾充这个你最忠实最得力的帮凶,才可以稍微平息一下民愤.并话里有话地说道,只有比这更进一步的动作,没有比这更退一步的办法!陈仆射这一语可谓是大胆至极!把矛头直指到司马昭的身上.司马昭也明白,这个问题不能再讨论下去了,也不能再拖下去了,已经引火烧身了,再讨论下去就更没法收场了.当务之急,得赶快把烧到自己身上的这股火给灭掉!司马昭不再和老陈多费口舌了,快刀斩乱麻.杀自己倚为左膀右臂的贾充是不可能的,谁都知道贾奴才与自己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杀了贾走狗只会更证明自己才是这桩弑君事件幕后的真正元凶.而且杀了贾充,会让人感觉自己是在过河拆桥,以后就没人再会为自己卖命,干坏事,做挡箭牌了,这对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是绝对不利的.因此贾充这条功狗是一定得保,而且必须要保.但责任总得有人来承担,贾充不能死,总得有人要死.自然,那个亲自动手的傻瓜,比贾充级别更低的司马昭的小喽啰成济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倒霉蛋.为了表示自己是公正忠诚,与弑君案件毫无瓜葛.司马昭严厉的处治了成济,不仅下令将这个直接的凶手处以最严酷的刑罚----千刀万剐,更是将成狗腿子灭了三族.连当时虽一同在现场,但却连屁也没放一个的成济的弟弟成倅也一齐被灭了三族.当知道自己成了别人的替罪羔羊,成小帮凶是又气又急,干脆把内幕和盘托出:"这事是你叫贾充让我干的!"一见自己的秘密被成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司马昭急了,恼了,也更狠毒了.他下令在行刑前先割掉成济的舌头,免得他再胡言乱语,胡说八道,妨碍了自己那正人君子的模样.最终,成济连同他的弟弟成倅,还有二人的三族都作了司马昭的顶缸!陈泰的指桑骂槐,明面上是要求司马昭杀掉贾充以平民愤,暗地里却是斥责司马昭才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虽然最后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也迫使司马昭不得不不把弑君事件的直接当事人推上了断头台,总算为自己出了一口恶气,也间接地告慰了一下惨死的魏主曹髦的在天之灵.陈泰的表面上指责贾充要承担弑君的责任,暗中却含沙射影谴责司马昭才是幕后真凶的举动,可谓是三国里最为悲情又最是无奈的"指桑骂槐"之计. 说到底,指桑骂槐之计既是为了推卸责任,转移视线而施行的的谋略;也是一种明确责任,证明是非对错的手段.靠明面上指责"桑",以骂的手法向旁边的"槐"施加压力,以达到嫁祸于人或辨明责任的目的.这就是"指桑骂槐"之计的精髓所在.三国里的二条"指桑骂槐"之计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成功,成功率几乎是100%,可称得上是行之有效.这与施计者个人在社会上,集团里的威望,身份,地位有着重要的关系.受计者要么是施行计者的部下,不敢违抗主子要他们来为失败的责任背黑锅,所以只能忍气吞声的吃进苦果;要么是受计者虽是施计者的上级,但碍于施计者在社会上的声望,尚有利用价值,所以暂时吃一小亏.总之,三国里的二条指桑骂槐计成功的秘诀,都与实施该计者当时所拥有的特殊政治身份和所处的特殊的政治环境有关.这说明了,政治家要走好"指桑骂槐"这步棋,除了要有聪明才智外,拥有个人绝对的,不可动摇的政治上的名望和地位也是相当重要的!
本文版权由武当休息山庄与原作者羔羊,转载请注明出处. [ 此帖被假正经也在2022-08-05 21:24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