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81阅读
  • 1回复

[三国]总说关羽大意失荆州,那换成诸葛亮结果会怎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泓峥萧瑟

UID: 1692728

精华: 1
级别: 开山鼻祖
 
发帖
3074
金币
149
道行
765
原创
24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58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12
最后登录: 2020-09-2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1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0-02-20) —


总说关羽“大意失荆州”,看来落脚点在一个“大意”上,言下之意如果关羽不“大意”荆州是可以确保的,或者说如果派一个不“大意”的人比如诸葛亮守荆州,荆州也不会丢。
历史无法如果但可以合理的地去分析,关于这些“如果”,究竟会怎么样呢?
一、刘备的“品”字形战略布局

赤壁之战前刘备一直奔走寄寓,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为躲避曹操的进攻他来到了荆州,在刘表的安排下先后驻扎在新野和樊城,在诸强争雄的格局中他一直处于从属的地位,这种局面因赤壁之战而改变,赤壁之战后刘备完成了三步重大战略布局:

第一步是借荆州,刘备以孙刘联盟为筹码从孙权手中借来半个南郡,从而拥有了南郡的绝大部分,南郡是荆州的核心和精华,刘备拥有南郡,占有了地利优势,又被孙权以表奏的形式推举为荆州牧,在程序上为进一步拓展地盘创造了条件,刘备抓住机遇迅速向南、西、北三个方向扩充实力,都取得了积极进展,荆州7个郡中刘备很快占有了将近4个郡,在“三分荆州”中处于领先。
第二步是夺益州,刘备抓住益州牧刘璋对曹操的畏惧心理,同意替刘璋去打汉中的张鲁,刘璋的战略是,汉中如果被刘备攻下就让他驻守在那里替自己挡曹操,拿刘备当一顶钢盔。刘备假装甘于被利用,率兵到益州后不急于进攻汉中,而是广树恩信,寻求时机,期间盘桓一年之久未动手,主要考虑的是尽可能收揽人心,时机成熟,一举反攻,占有了整个益州。
第三步是取汉中,这一步是才对刘备的真正考验,与前两步的“智取”不同,这一步只能“力夺”,而且是从老对手曹操那里去虎口拔牙,但汉中不取又不行,没有汉中作屏障益州随时风雨飘摇。汉中之战是刘备个人军事生涯的颠峰,在没有诸葛亮参谋运筹的情况下,依靠法正的智谋和黄忠、赵云等人的勇猛先杀曹军元帅级人物夏侯渊,继而又大败曹操本人,赢得十分精彩。

纵观以上三步,一气呵成、恰到好处,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基本战略规划,该战略规划的要点是北不与曹操争锋、东与孙权联手,立足荆州、徐图益州,形成与曹操、孙权三足鼎立的局面,之后从汉中、襄阳同时出击,统一天下。
“三足”之中,曹操打了10多年的仗才成一足,孙权更靠的是父子3人多年的共同努力,而刘备得之最易,除去天时、地利与人和,清晰可行的战略规划是关键,这一规划初步完成后,荆州的公安、益州的成都和汉中这3点构成了一个“品”字形布局,从控制的面积来看甚至略超孙权,当然这指的是“有效面积”,不包括孙权能影响到的广大交州地区。
刘备、张飞坐镇益州腹地,关羽坐镇荆州,魏延坐镇汉中,关、魏二人都是虎将,也都是“鹰将”,在军事上都颇为积极主动,如果顺利,刘备的地盘还会进一步扩大。

二、刘备荆州战略的天生不足
但是,刘备的战略布局也有天生的弱点中。汉中与成都隔着大巴山,成都与荆州隔着崇山峻岭和险峻的三峡,汉中与公安之间不仅道理险阻,而且襄阳仍在曹操控制之下,双方事实上也处于隔绝状态。刘备手里的3处战略要点其实是3个独立王国,按照当时的交通和通信条件,一旦发生大事,各方之间很难相顾。
刘备或许并不这么看,就在夺汉中之前,孙权派兵渡过湘水向刘备施压,双方出现过一次危机,刘备迅速由成都前往公安,并派关羽到益阳与鲁肃交涉,这是就著名的“单刀会”,经过讨价还价,双方各让一步达成了妥协。
这次危机的处理让刘备误以为即使自己身在成都,也能有效地指挥和应对荆州事务。

但那只是一场危机面而不是突发事件,真正迫在眉睫的大事发生时不会让刘备还这么从容。“品”字形得以稳固,缘于各支点间能互相借力和依托,必要时可以互相支援、互成犄角,而无法形成合力的“品”字形就是3根独木,遇到大风吹来,便会次第倒下。
“隆中对”重点描述了第一阶段的战略规划,那时刘备还只是寄寓者的身份,这个规划对他来讲是相当超前的。然而,一切战略规划必须以空间为载体、以时间为纬度,必须根据事态的发展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和修正,从赤壁之战到取汉中时间过去了整整10年,10年间天下又发生了很多事,而新版的“隆中对”似乎并未提出。
探究其中的原因也许比较复杂,不是诸葛亮智谋不足,而与他10年间所处的“岗位”有很大关系,在荆州期间诸葛亮以军师中郎将的身份到江南三郡协调赋税,一呆就是几年;刘备夺益州,庞统是主要智囊;占领益州后,诸葛亮的主要精力是协助刘备管理左将军府,同时还兼任蜀郡太守,而当时刘备的“谋主”是法正。
所以10年间诸葛亮一直专经实务,而刘备也忙于争夺地盘,都没有精力认真思考下一个战略该怎么制定。

(荆州古城)
三、关羽发动的那场大战役是如何决策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7月刘备汉中称王,8月荆州的江汉一带下起了大雨,这场雨下得很大,不仅连下了数天,而且雨量充足,汉水暴涨。
曹军在荆州方向的主要据点襄阳和樊城都在汉水边上,一个在汉水南岸,一个在汉水北岸,汉水发了大水,“平地数丈”,城池及曹军的军营都被淹了,这引起了关羽的沉思,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突然率军北上,出击曹军占领的要地樊城。这是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无论成与败,它都将打破孙权、刘备和曹操三家的势力布局。
这次行动是如何决策的历来有不同说法,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关羽在未经请示刘备、也没有知会诸葛亮的情况下发动的,刘备汉中得手,上庸三郡成片,使得襄阳、樊城地位变得孤立,曹操新败于汉中,曹军士气低落,攻取襄阳、樊城的条件成熟了。

刘备称汉中王后关羽被任命为前将军,反超马超成为刘备集团的武将之首,以关羽的性格,对外即便不张扬,内心还是很喜悦的,新官上任一般会有所表示,关羽决定打一场大仗来表示一下。当时刘备远在汉中,诸葛亮在成都或者也在汉中,而战机稍纵即逝,关羽来不及请示,就自己决策了。
但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关羽是请示了刘备并经刘备同意的,理由是这么大的事关羽无权决策,成都、汉中虽远,但沟通肯定是畅通的。
不过,翻开《三国志》中关于此事的记述或许会有另外的认识。根据《三国志》武帝纪,曹操兵败汉中后退到了长安,在那里他向襄阳的曹仁下达了一道命令,让他率兵讨伐关羽,史书的记载是:“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根据这个记载,仗是曹军主动发起的。
然而,时间概念始终是《三国志》等经传体史书的一个弱项,同样是《三国志》,对这几件事的时间顺序也有不同的记载,到底是关羽先进攻、曹操再命曹仁讨伐关羽,还是曹仁先讨伐关羽而关羽才率军北上的已无法形成定论,但两种情况都是存在的。
前一种情况似乎理由不够充分,因为曹操刚吃了大败仗,怎会突然在荆州方向主动出击呢?
推测起来有两种可能:一是减轻关中方向的压力,汉中已失,曹操担心引起连锁反应,所以在荆州故意挑战,提醒刘备别不管不顾;二是减轻合肥方向的压力,曹操还没退到长安时,这一年7月孙权趁火打劫,在合肥方向动手,当时曹操在合肥的兵力不到一万人,曹操知道荆州不仅是刘备的地盘,也有一小半归孙权,他想在荆州制造事端,把孙、刘的眼光都吸引过来。

四、刘备想不想救关羽并不重要,因为根本救不了
接下来关羽北上,势如破竹,杀庞德、俘于禁,“威震华夏”。眼看“三足鼎立”的均势被打破,孙权比曹操更急,他抢先下手,背后一刀,关羽被杀,刘备的荆州落入孙权之手。
史书对这场决定三方势力消涨的重要战役记载得并不详细,尤其是成都方面如何看待这场战役、如何支援和策应关羽的军事行动缺乏记载,因此留下了很多让人想像的空间。
有人认为,在关羽发动战役的几个月时间内刘备和诸葛亮并没有任何作为,既没有派一兵一卒前来支援,也没有下达过什么命令,有点不合常理的,有人甚至得出了阴谋论,认为是刘备和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骄傲且不听指挥的关羽。

这种说法是荒谬的,即使刘备或者诸葛亮有这样的想法,拿荆州作代价未免不可思议,对刘备集团来说荆州既是前方也是后方,刘备入蜀后一同追随而来的还有大量荆州人士,这些人世代居住在荆州各地,亲属、祖业都在此,荆州丢失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将承担巨大的牺牲和痛苦,诸葛亮怎敢如此向刘备提建议?
那么刘备为什么没有去救关羽的具体动作呢?
分析一下,有几个原因:一是上面说的,益州和荆州间道路阻隔,联系不便,关羽北上后战场又移向长江以北几百里的襄阳、樊城一带,信息交换一来一去最快也得十天半个月。
二是也是上面说的,如果是曹军先发动的进攻,此次战役事先关羽就无法跟刘备、诸葛亮认真商量研究,从而也无法形成战役的整体方案和规划,关羽仓促起事,初期刘备又在由汉中回成都的路上,所以反应不够及时。
三是战役虽然于7月发动,但转折点出在10月以后,开始关羽一路高歌猛进,气势压倒对手,不存在紧急救援的问题;四是战役急转直下的关键是孙权背后一击,当时孙权是联盟,曹操是敌人,孙权的一举一动在荆州的关羽最清楚,而远在益州的刘备和诸葛亮却很难把握和预料。
所以不是刘备想不想救,而是根本来不及救。

五、刘备退守成都而孙权三次向前推进大本营

关羽丢失荆州,不是一时粗心被敌人暗算,也不是错用了麋芳和傅士仁,更不是刘封、孟达没有及时出手相救,而是偶然之中的必然。
即使关羽事先料到孙权会背后下手而有所准备,即使麋芳、傅士仁不投降,即使刘封、孟达举上庸之兵来救援,荆州一样会丢,只是时间长短问题。只要孙权下决心在荆州动手,以孙、曹两方强大的实力,关羽根本撑不到刘备从益州来救他,荆州之失,非失于“大意”,而是失于地理、失于战略。
孙权是一个实用型的战略家,没看准的事一般不会轻易动手,宁愿先跟人当“孙子”也不会冒然发难,当他举全力西进时,就一定志在必得,而曹操的实力更不容怀疑,开始战局不利与天气有很大关系,同时与兵力部署没有到位也有关,随着冬天的到来,暴雨的结束,以及各路援军的到达,关羽在战役初期形成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了。

还在孙权未动手前樊城前线关羽就遇到了劲敌,这是老朋友徐晃率领的一支援军,樊城外徐晃连破围头、四冢等关羽的营垒,基本上已解樊城之围,孙权背后动手只是加速了关羽的败亡而已。
当年“单刀会”刘备尚且亲赴荆州,这一次为何没有直接赴荆州指挥呢?这得从时间上看,刘备7月份还在汉中,荆州8月就开打了,刘备在汉中称完王,忙完一系列重要的事,回到成都需要一定时间,回来后前方情况不明,又需要时间来判断,战事进展汇报一来一回也需要时间,时间对刘备来说太不利了,等刘备意识到大事不好,也就来不及了。
还有人说守荆州的人如果换成诸葛亮肯定没问题,这种说法也未必成立,统帅在战役中的作用固然十分重要,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还是综合实力,在荆州战场上刘备的实力与曹操、孙权加在一起的实力并不具有可比性,给诸葛亮运施展谋略的空间极为有限,一旦形成对峙,荆州必失。

要保荆州不失也许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刘备把经营的重点不要放在益州而是荆州,如果他派诸葛亮经营益州、派魏延坐镇汉中,自己和大本营都放在荆州的话,孙权想搞小动作就得多思量思量了。

与刘备相比孙权在战略上更为积极主动,江东的大本营最早在吴县,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孙权接班时曹操特意以朝廷的名义要求孙权“屯吴”,意在限制其发展范围,但孙权总是设法向前推进,接班不久就把大本营前推到了京口,即今镇江,赤壁之战后又推进至建业,即今南京,此次取得荆州后更是把大本营一口气推进至武昌,即今鄂州。
看来孙权比刘备更明白,只有自己亲自经营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战略重心。
1条评分金币+9
jvcxp 金币 +9 感谢分享宝贵经验~ 2015-12-2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离线7842949

UID: 1517278


发帖
96651
金币
-1335
道行
4200
原创
0
奖券
46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607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2-26
最后登录: 2024-09-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2-20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鼓励一下 2020-02-2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