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养老金委托投资基金归集和划拨的办法,用以规范资金在委托地方和受托机构之间划入和划出的流程,明确委托地方和受托机构协议签署的有关要求。
众所周知,养老金也被称作“保命钱”,其在投资管理过程中,既要考虑增值,更要考虑如何防范风险。尤其是投资股市,更要把防范风险放在首位。而从近年来养老基金投资股市的实际情况看,在安全性还方面是做得相当不错的。但从效益性来看,就很难说了。至少,没有跑得过养老金发放标准提高,从而使养老金的保障功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今年8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并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可按结余额的30%投资股市。而按照相关专家测算的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约3.5万亿元,扣除预留支付资金外,预计全国可以纳入投资运营范围的资金总计约2万亿元,以30%上限计算,将有最高6000亿元的养老金可以入市。
能有这么大一笔资金入市,对股市来说,当然是一大利好。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大利好的背后,也有一些很难预测的因素。所以,对养老金入市,可以期待,但不要过度期待。否则,会令广大股民失望的。
事实也是如此,所谓2万亿可以用于运营投资的养老金结余,更多的也是专家的推测,是专家按照人社部公布的养老金结余数据,从理论上推算出来的。至于内部有什么矛盾、有什么考虑不周的因素,有没有诸如挂账等方面的问题,专家也不清楚。实际上,养老金结余的数额,并没有数据所反映的那么美好。很多地方所反映出来的养老金数据,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入库不到位、、空头、挂账等方面的现象。也就是说,按照账面上的金额,养老金确实有很多结余,但翻开账查查,可能数量并没有这么多。因此,能够用于股市投资的养老金,也应该没有6000亿这么巨。所以,从数量上讲,不要对养老金入市抱太多的希望和期待。
而按照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投资理念,为了确保安全可靠,养老金投资是不可能进行短期操作的,而必须是长期投资。也就是说,投资的股票和领域,必须是估值最高、风险最小、具有成长性的。对很多投资者来说,能否适应这样的投资,养老金投资到底能给股市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很难预测。那么,按照新的办法规定,养老金投资不再局限于社保基金理事会独家经营,而交给专业投资机构进行投资,那么,投资的理念和思路能不能发生大的变化呢?养老金投资又当给股市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从总体上讲,养老金入市会十分谨慎,会严格按照市场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入市场,而不会象炒作资金一样快进快出。
而随着机关事业单位也引入养老金制度,机关工作人员也不再是从进入机关到死都由财政统包,而要向企业人员靠拢。从理论上讲,又可以增加很多用于股市投资的资金。但是,按照目前地方财政的实际,极有可能出现理论数据远大于实际数据、理论上的结余远大于实际结余的现象。最终,形成账面上有、实际没有的格局。自然,也就难以为股市投资提供有效的资金保证。
实际上,按照我国目前货币与经济总量的关系,并不存在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投资者有没有投资股市的信心和热情,是否对股市有信任感。只要股市能够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希望,是会触动他们的投资神经的。6.15前的疯狂,足以证明投资者是想投和敢投的。所以等待观望,还是看股市的稳定和可持续能力。
总之,对养老金入市来说,还是要抱着平常心,抱着自己拿主张、拿投资方案的信心,而不要一味依赖别人的想法和意见。否则,就会十分被动。养老金入市的希望,还是要更多地建立在信心上,而不是资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