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练过拳击的裁判不是好裁判
与恒大赛后半小时“突然”宣布斯科拉里接替卡纳瓦罗同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微信上广泛传播的库卡“被打”照片。库卡左眉弓上角有一道口子——最典型的“拳击伤”,眉骨外面只有层皮,拳击比赛中准确打击该部位最有杀伤力,非职业高手绝对打不出那个效果。
照片“说明”则更令人难以置信——是(经常被追、打的)裁判打了库卡。
中超还有拳击水平如此高的裁判?我曾多次采访中国拳王邹市明、杨连慧比赛,他俩都没打出如此效果,除邹市明一次被对手头撞伤外,他俩也不曾被打裂眉弓……
右直拳、右勾拳?高手也,中超之唯一,世界足坛亦不多见。没练过拳击的裁判不是好裁判?
OK,暂停调侃。
谁都知道,裁判“最锋利武器”是兜里的“牌”,轻则黄牌警告,重则红牌罚下。1974年世界杯,甚至连“世界足球先生”克鲁伊夫半场休息下场时喋喋不休抱怨裁判,还遭到英主裁泰勒黄牌迎头痛击。但也是谁都知道,裁判手中“武器”最好还是“不出手”、“少出手”的好。裁判场上“执法”之最高境界乃若隐若现,能以最少的出牌、最好的控制局面,让比赛最流畅的进行。
裁判手里的“牌”像什么?警察手里的枪、法官的判决、城管的罚款……引而不发、少发,可成威慑、权威,继而成绝大多数人自觉遵守的底线,而出牌多,无论原因如何本身都是失败。2002年世界杯,叙利亚某裁判成首个世界杯淘汰赛亚洲主裁。结果这哥们因掏太多牌而被媒体批评说,他不是有勇气掏牌、而是怕别人说他不敢掏牌、以至走向反面。美国警察执法过度开枪引发了多少骚乱?而生活中若法官、城管太忙,则直接说明社会“不安全”。
其实除掏牌外,裁判还有很多控制局面的手段和方式,如赛前提醒、更多语言沟通(国际裁判外语要好)、对有争议犯规更准确的判罚(包括球员提出异议后与助理裁判沟通后改判——欧冠决赛内马尔头球、触手后那个进球)。裁判权威、威慑未必非板着脸、让人望而生畏,放松、微笑,宽严有度,也可让场上气氛更和谐。
但中国足球裁判最大的问题不在技术细节、而在缺公信力。张建强、陆俊、黄俊杰、周伟新……等黑哨和黑哨“制造者”在一场前所未有的“反黑”浪潮中被抓,一点不等于被踩在泥里、扔进下水道的“费厄泼赖”原则立即得以归位,裁判们一夜间就毫无破绽。和球员、教练一样,裁判也需经历大赛磨练,也需有科里纳那样的榜样,过去那么多年请那么多外籍裁判、甚至马来西亚、越南裁判执法所谓“重要比赛”,绝对是败笔。
裁判需要与球员、教练共同成长,包括从“库卡被打”这样的坏事中成长。到底起因如何,孰是孰非,究竟都是谁打了谁,别怕“丑事传千里”而捂着盖着,或简单粗暴各打五十大板了事。而要像调查长江沉船事故和黑龙江安庆枪击案一样,过程越详细、越清晰,是非、结论越一目了然。我希望当事方共同努力,做出正确处理后,库卡和该裁判也以君子之风、互相道歉,彻底把这件坏事变成好事。碰上个千载难逢的典型事件不只是“倒霉”,实际上还是所有人受教育、共同提高的最好机会。
若从整个社会角度看,中国(足球)裁判与法官、警察、城管……一起构建了共同的“执法形象”,他们既有形似,又有(观念和权力内容的)神似。在全社会逐渐走向“法制治国”的过程中,这些“执法者”面临着维护法律形象的共同任务。像何志彪那样被球员追的满场逃窜,一堆鲁能球员将边裁推倒在地、围在腿下和库卡眉弓被打裂……的裁判形象,是所有执法者和被执法者的共同耻辱,是远远超出足球的所有人的失败。
我暂时还没看到“库卡被打”事件的调查过程,甚至不知道该裁判的名字。但我想假设下,若我是裁判,我真练过拳击,即便库卡先惹我、甚至先动手打我,我也不会打裂他眉弓,我最多会防守、躲闪,以守为攻乃更高招也。如今影像能记录一切,若库卡先打人他如何能逃脱。
若只闭着眼瞎抡打中库卡眉弓,则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