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和证监会要“逼疯”中国股市吗?
上周末,中国股民的心情跌宕起伏。甚至,让部分周五满仓操作的投资者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4月17日晚间,中国证监会七方面规范融资融券业务,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伞形信托。与此同时,四部门亦支持机构参与融券交易,并增加融券标的达到1100只。
受此影响,当晚A50期指盘中出现大幅跳水的走势,最大跌幅一度超过了6%!同时,外围股市的表现亦不理想,给A股市场营造了一个不乐观的外围环境。
不过,在市场一片看空的大背景下,次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随即传递出稳定市场的信号,并强调规范两融业务不是鼓励卖空,更非打压股市,认为市场存在误解误读的现象。
对此,证监会及时释放出稳定的信号,给了投资者一颗定心丸。此时,市场极度恐慌的情绪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感到困惑之时,周日下午央行发布的重磅政策却完全改变了投资者对新一周市场的看法。由此一来,投资者的心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具体来看,4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亦将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的支持力度。
对此,笔者认为,针对此次央行的降准举措,实际上传递出几个重要的信号。
其一是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确实很大,也终于触碰到央行的容忍底线。
其二是此次央行降准的力度超乎预期,暗示着中央有意加大力度提振经济,减缓经济的下行压力。
其三是央行降准抵消掉证监会的“去杠杆化”利空预期,同时还对银行间流动性起到一定的缓解影响,直接提振以银行为主的权重品种,对其二级市场价格起到明显的刺激影响。
从证监会释放出“去杠杆化”的预期,再到证监会负责人的公开稳定市场,后到央行的超预期降准政策的释放,中国股民也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周末。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投资者也不必对相关的政策举措有着过多的解读。究竟原因,笔者有如下的见解。
其一、证监会提示股市“去杠杆化”的风险,其实是一次警示。随着股市的持续疯狂,不排除未来会“动真格”。
其二、当前A股市场的上涨斜度过大,该上涨斜度已经超过了欧美等成熟发达市场的水平。换言之,国外成熟市场一年上涨20%,一波牛市行情要经历好几年乃至近十年的时间方能完成。但对于A股市场,几个月或者不到一年的时间却完成了国外成熟市场多年来的涨幅。显然,这也体现出A股市场高度的投机色彩。
其三、央行降准的影响不必过度解读,过快上涨不利于“慢牛”的发展。
事实上,纵观历次央行降准对股市的影响,也并非完全利多于股市。但是,在具体板块中,会直接利多于金融地产,还有有色等权重板块,由此给市场带来持续上涨的动力。显然,在当前已被完全激活的市场环境下,不排除股市会借此冲高。但短期股市上涨速度过快,却不符合中央对股市“走慢牛”的要求。
笔者郭施亮认为,即使周末市场的政策环境上演了戏剧性的变化,但是依旧无法摆脱一个事实,那就是股市需要逐渐从“疯牛”过渡至“慢牛”。对此,证监会提示股市去杠杆化的举措,实则是对市场的一次警示。若未来股市持续疯涨,不排除真正的“去杠杆化”举措会逐一落地,以压制市场过度疯狂的投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