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股市是实现藏富于民的最佳手段
截至3月16日收盘,A股再度刷新近年来的新高,并距离2009年的3478高点仅有一步之遥。
事实上,A股的表现多与管理层的表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可否认,随着近期管理层对股市的态度发生了重要性的转变,股市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振,并有效摆脱了今年前两个多月以来的高位震荡局面。
确实,随着股市的发展规模愈发壮大,股市的影响力也逐步受到了管理层的重视。或许,可以这样认为,在当下的经济发展环境下,提振股市是实现藏富于民的最佳手段。
回顾前些年,我国多注重房地产业的发展,而普遍地方也借助房地产业完成自身的发展指标需求。多年以后,地方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度却明显提升,而房地产价格也被大幅度地抬高。
有评论认为,中国经济确实需要房地产业。只有继续大力提振房地产业,才能够确保中国经济保7的目标。否则,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显然,此说法也进一步暴露出我国对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退一步来说,一旦房地产业的运行趋向确立了明显的拐点,则会对我国经济构成极大的下行压力。
但是,大力提振了房地产业,就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真实需求了吗?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多个行业尚处“去产能化”的关键阶段。而近年来,国家也拟借助国际化的路线,大量输出落后的产能,来加速完成相关行业“去产能化”的过程。
对此,房地产业作为一个能够撬动数十个行业乃至上百个子行业的重要领域,其带来了推动效果确实不容忽视。但是,换一种角度分析,假如国家继续大力提振房地产业,甚至纵容地方垄断相应价格的行为,则容易再度引发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涨。
于是,最终的结果是,极少数人的财富继续膨胀,而年轻一代的购房压力也骤然加大。由此一来,社会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大了。
因此,在当下我国经济的转型期内,中国房地产市场维持现状已然是最好的状态。而我国也必须吸取以往盲目注重投资促经济发展模式的教训,进而实现管理决策思路的大转型。至此,提振股市或将成为新时期下的一项重要性任务。
中国股市,属于一个长期遭到压制的市场。与此同时,遍体鳞伤的中国股市也因以前的盲目扩容而逐步丢失其投资与融资的功能。
一直以来,我国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功能支撑着全社会大多数的资金需求。相反,作为以股市、债市为主的直接融资渠道却长期未能受到重视,社会直接融资的整体占比却明显滞后。
显然,这是过去管理层未能真正看到股市影响力的真实体现。而在现实中,股市起到的资金撬动效应却是相当地惊人。
以前一段时期为例,股市曾经出现单日1.2万亿以上的成交量能,该量能水平就能够达到我国去年GDP总额的2%。
众所周知,中国股市建立的初衷在于为国企解困。如今,随着部分国企规模的逐步壮大,股市已然成为众多上市公司的提款机。但不容忽视的是,股市对实体经济的助推效果也愈发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我国将全面铺开股票发行注册制度。而该制度的最终落地,也正式宣告了核准制的最终落幕。
不过,注册制的本质在于降低市场的准入门槛,并助推更多的企业进入A股市场,以满足它们的融资需求,进而助力实体经济。因此,在注册制全面铺开之际,股市的投资与融资功能就必须得到迅速地修复。否则,凭借以往偏弱的投资吸引力并不足以支撑未来庞大的企业准入规模。
笔者认为,无论是对当下还是未来,提振股市确实具备战略性的意义。一方面,提振股市可以进一步提升股市的投资吸引力,为未来注册制度的全面铺开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提振股市亦可以逐步修复以往市场过度投机的现象,并逐步促使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实现藏富于民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