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A股市场完美收官。在巨额杠杆资金撬动下,金融股一枝独秀,引领上证综指全年上涨近53%,同时沪深两市日成交量过万亿元人民币,中国股市从熊冠全球一跃成为最为活跃的市场。2015年首个交易日,指数再接再厉,单日涨幅逾3.5%。不过,当指数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不少投资者却“满仓踏空”,有超过八成的投资者处于“赚了指数赚不了钱”的局面,甚至有些投资者还将在熊市赚的钱又赔了进去。显然,这是典型的指数型牛市。2015年A股市场将何去何从?能否迎来真正的大牛市?
从各券商最新公布的研究报告看,业内对2015年中国股市普遍乐观,只是在点位预测上高低不同罢了。从2014年底A股市场发动的“疯牛”行情看,巨额资金和“杠杆牛市”是本轮行情最大的特征,市场追捧的逻辑主线围绕券商等金融股的估值修复展开,低估值的大盘股也搭上了便车,而绩差股和低价股并未启动。
这一现象在2015年或将延续。中国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很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高、库存高、负债高、盈利能力差,PMI和PPI等经济先行指标均不理想,企业内外部需求环境并不乐观。虽然国务院三令五申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货币传导机制和市场化配置资金的渠道并不畅通,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在新的一年难以有效改善,因此经济基本面和企业实际状况似乎并不支持全面牛市。
不仅实体经济难以支撑全面牛市,而且通过融资融券和股权质押融资等杠杆引入的增量资金,在2015年也将面临“去杠杆”和降低杠杆率的窘境。市场中除了9000多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融券余额,近一段时间券商还与券商系统外的资金合作提供给投资者配资。临近2014年底,中国证监会启动了券商专项检查,是为了让券商规范发展,避免一些券商过度使用杠杆。其目的也是避免过高杠杆摧毁来之不易的市场信心。这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杠杆、“赌博市”并不是监管部门所希望看到的。
在本轮行情中,很多券商将能够用于融资拆借的资金额度几近用完,有些券商甚至将客户的融资抵押券抵押融资后再拆借,还有一些银行理财资金通过“伞形信托”产品进入股市。虽然券商对融资融券设定了平仓线,看似风险不大,可是一旦遇到个别股票连续跌停,平仓线也很难发挥作用,这导致券商也存在杠杆兑付风险。为了避免10年前中国券商高杠杆(挪用客户保证金炒股)洗牌的悲剧,监管部门通过规范让券商和市场去高杠杆是必要的,但这对杠杆撬动的牛市可谓是釜底抽薪。
证监会同时还在利用交易大数据分析,加大打击上市公司操纵股价和内幕交易的力度。这让很多假借市值管理之名、概念重组的上市公司异常恐惧,以往那些诱多、对敲、拉抬股价、拖拉机账户坐庄等行为也在交易大数据面前无法继续。如果上市公司没有真正提升产业价值的产融整合,依靠概念重组坐庄的风险将越来越大。
此外,随着美国量化宽松退出以及2015年加息预期来临,美元的升值会让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新兴市场,它们不仅面临本币贬值,还将面临资金外逃、通胀率高企、资产价格回落、实体经济遭遇打击等诸多风险。中国虽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经济增速虽回落,仍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同时中国经济体量大,结构多元化,拥有巨量外汇储备,对外抗风险的能力较强;但风险仍在不可小觑。
A股市场除了上述各项潜在的负面因素,也有一些有利因素支持A股向好。比如在低油价、低通胀、通缩预期之下,货币政策取向和市场流动性会偏宽松,这对股市而言不是坏事。同时,降低融资成本、压低固定收益、无风险类理财产品的利率,抑制同业拆借市场,将同业存款纳入存款统计范畴等等,会迫使一些资金流向直接投资和权益类产品,这对股市也形成利好。
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中国监管部门是乐意看到一个欣欣向荣的A股市场。如果新的一年股市能够持续繁荣,则对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大批量IPO都是有利的,而且一个活跃的二级市场也会带动PE等一级市场的活跃,也会刺激VC等天使投资和激发人们创业的激情,这会留住一些套利热钱和防止资金外流。另外,政府想通过资本市场证券化的方式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和潜在风险转移出去,显然是需要一个持续繁荣的资本市场来配合的。
不过,归根到底,中国股市典型的“政策市”格局并未改变,2015年的证券监管部门仍会继续贯彻落实高层意见和政策意图,投资者也会仍旧领会和琢磨决策意图,资金和投资行为自然会跟随政策路径来配置。以此来看,2015年的中国股市,投资者很有可能还要通过看“新闻联播”来操作。市场会随着这种习惯性的操作出现指数攀升的现象,但最大的可能仍旧是“指数涨而只有少数人赚钱”的指数型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