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801544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3-06-17
- 在线时间12605小时
-
- 发帖10761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36
- 金币88226
- 道行18910
- 原创538
- 奖券560
- 斑龄0
- 道券291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801544
- 发帖
- 107610
- 金币
- 88226
- 道行
- 18910
- 原创
- 538
- 奖券
- 560
- 斑龄
- 0
- 道券
- 291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2-08-31)
—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专门列了个版块,特别介绍几名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物------刺客.这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行业,据司马公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就有这一行当了,一些刺客的行动甚至直接和历史进程相关联,比如<<史记>>中的荆轲,有关他的刺客事迹是书里描写得最为详细精彩的一个.该事件也被改编成了电影"刺秦",不过似乎观众并不是太满意.<<史记>>里的刺客,要么和政治有关;要么为了复仇.在三国里也描写一批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进行刺杀活动的刺客,让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在参与这一行动的. 1,最大义的刺客-----伍孚.东汉末年,董卓入京,废少帝,自为相国,把持朝政.又杀何太后,少帝,唐妃.纵兵屠都下士民,妇女财物载马上,男头悬马前,诡言杀贼大胜而回.越骑校尉伍孚,字德瑜.见卓残暴,愤恨不平.尝于朝服内披小铠,藏短刀,欲伺便杀卓.一日,卓入朝,孚迎至阁下,拔刀直刺卓.卓力大,两手抠住;吕布便入,揪倒伍孚.卓问曰:"谁教汝反?"孚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滔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得车裂汝以谢天下!"卓大怒,命牵出剖剐之.孚至死骂不绝口.董卓自此出入常带甲士护卫.伍孚单枪匹马,试图以一介书生之力来除恶,本身就非常的冒险,果然失败了.但伍孚为民除恶的义举仍值得后世予以肯定和褒奖. 2,最滑头的刺客----曹操.伍孚行刺失败后,司徒王允在家中设宴招待众官.谈到董卓专权,祸害社稷,大家皆掩面而泣.忽座中有一人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众视之,乃骁骑校尉曹操也.允怒曰:"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操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允大喜,向操请教.操谓自己眼下已得到董卓信任,可以随时靠近董卓身边.愿允将其七宝刀相借,助操杀卓.允即将七宝刀付操.操沥酒设誓,藏刀而去.第二天,操佩刀入卓府,因其为卓所爱,故出入无禁.操径入内室,正见卓倒身而卧,转面向内.操暗喜:"此贼合当休矣!"急擎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孟德何为?"时吕布又至,操急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卓接视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遂递于吕布收了,操解鞘付布.随后,操以试马为名,快马加鞭,立刻离开董府.布疑之,告于卓.正在此时,卓谋士李儒亦至,卓以布言告之.儒曰:"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之."卓即差四狱卒去操下处唤操.被告知,操以"丞相差我有紧急公事"为名,纵马而去.卓大怒,令画影图形,遍行文书,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操逃至中牟县,为军士所获,解见县令陈宫.宫感其义举,私放之,与操共逃.二人行至成皋,操投宿友人吕伯奢家.半夜闻听有磨刀声,疑伯奢卖己,唤宫与己一同拔剑,尽杀伯奢一家,男女老少无遗.搜至厨下,见绑有一猪,方知误杀.宫悔恨无及,操独叹曰:"宁我负天下人,毋使天下人负我!"宫闻之,背操而去.该故事情节后被改编成京剧名段<<捉放曹>>.曹操果然智慧过人,而且颇多急智.行刺被人发觉,竟能凭三寸不烂之舌把破绽掩盖过去,而且全身而退,看来曹阿瞒真的不愧其名.这厮真是个老滑头,实在是太会骗人了. 3,最冤枉的刺客-----杨怀,高沛.益州牧刘璋为对抗来自北部汉中军阀张鲁的威胁,请刘备入川助己,在葭萌关布防.又命令部将杨怀,高沛驻守在刘备后方的涪水关,以防不测.备采纳谋士庞统的建议,决定夺取刘璋的蜀地.先派人到涪水关,说自己要回去了,请杨,高二将前来相别.二人得知后带领军士二百,牵羊送酒,来到备军前.入帐下,备与二人饮酒,毕,玄德曰:"吾有密事与二将军商议,闲人退避."遂将杨高带来的二百人尽赶出中军.玄德突然变脸,喝令刘封,关平将二人捉住,并从他们身上各自搜出短刀一把,指控杨高二将欲借机行刺,叱刀斧手将二人斩于帐前,又命二人带来的军士引路,叫开城门,趁机拿下涪水关,为前进成都的道路扫除了一个最大的障碍.小说中也说杨怀,高沛二将一向视刘备为仇,得知刘备要走,欲借送行为名行刺,被刘备抢先一步发现了,阴谋才没有得逞.要我说这是三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了.既然杨,高二人一直视刘备为眼中钉,肉中刺,岂肯自投罗网?既然刘大耳主动提出来自己要走,那么就呆在城楼上眼睁睁地看着刘备自己带着部队走不是比上门去刺杀他更好吗?真要去行刺刘皇叔也不用二个人一起去嘛,一个留守,一个前去不是安全系数更高吗?再说,就算刺杀行动成功,他们能有把握迅速安全的撤离吗?那可是在刘备几万大军的军营里啊!不是在自己的涪水关里.本人据此认为,所谓的杨高二将行刺事件纯属子虚乌有,真正的实情是,二人根本就没有行刺的企图,他们只是被刘大耳骗来为其送行的.杨高二将和他们的主子刘璋都被刘皇叔骗了,天真的认为刘玄德是个仁义君子,所以才二人一齐前来为刘备送行,以尽地主之谊,连涪水关上的守军都丝毫没有准备,被一下就叫开了城门,一点也没怀疑情况有变.只是无论杨高二将来与不来,刘备那把砍向二人头上的刀早已高高的举起了,时间早晚而已.庞统献给刘备取蜀的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派遣精兵突袭成都;中策就是借回荆州为名,擒杀前来送行的杨高二人,夺取涪城,然后举兵攻向成都;下策就是打道回府再说.刘备认为上策太急,下策太缓,只有中策不迟不疾,可以行之.立即予以批准.就在杨高来之前,庞统还再三关照刘备:"若彼不来,便起兵径取其关,不可迟缓."由此可见,其实刘备早就决定要动手了,根本不会管二人究竟有没有行刺的事实,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借口罢了.由于作者站在宣扬"扬刘抑曹"的立场上,致使杨怀,高沛在以后数百年来一生都背负着刺客的恶名永世沉冤,不得昭雪.可谓冤哉枉也. 4,最文娱的刺客------魏延.四川军阀刘璋受别驾张松的哄骗,迎刘备入蜀助己对抗张鲁.二刘相会在涪城,宴席间大家共叙兄弟衷曲,彼此情好甚密.酒至半酣,庞统一面教魏延登堂舞剑,乘势杀璋;一面唤众武士列于堂前,准备帮忙.延遂拔剑进曰:"筵间无以为乐,愿舞剑为戏."璋将张任亦擎剑舞曰:"舞剑必须有对,某愿与魏将军同舞."二人对舞于筵前.魏延目视刘封,封亦拔剑助舞.璋将刘璝,冷苞,邓贤一起拔剑大呼曰:"我等不妨群舞,以博一笑."玄德大惊,急擎左右配剑,立于席上曰:"吾兄弟相逢痛饮,并无疑忌.又非鸿门会上,何用舞剑?不弃剑者立斩!"璋亦叱曰:"兄弟相聚,何必带刀?"命侍卫者尽去配剑.众皆纷纷下堂.一场即将发生的血雨腥风就这样冰消瓦解了.不得不承认刘备的出面干涉真是及时,恰到好处.他早不出面晚不出面,偏偏在对方人数明显优于己方的时候,他就跳了出来,慷慨激昂的制止了这一场因未遂行刺可能引发的混战.如果要说刘备对魏延舞剑的意图不知情,那真叫笑话了,我看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真正糊涂的倒是刘璋,事后他还在为刘玄德说好话:"吾兄非他人可比."并指责手下诸将"汝等无间吾兄弟之情."这么明白的事情都看不见,刘璋也确实糊涂得够可以了.难怪张松要背弃他,确实是"禀性暗弱."不过骁勇善战,蜀汉后期的第一大将魏延,不仅武艺出众,还能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一番,倒真是没有想到.看来魏文长身上的艺术细胞颇为丰富,确实有才.这也是三国中唯一一处有舞剑描写的内容,尽管是以行刺为目的. 5,最文明的刺客----吉平.国舅董承受汉献帝衣带诏,欲除曹操.苦无机会,忧闷成疾.太医吉平前来看病,窥破董承隐情,愿助其一臂之力.承不信,百般抵赖.平遂咬下一指为誓,承方信之,与平商议.平请承静待时机,等曹操头风发作,唤平诊治时,以毒药掺入其中,大功告成.承大喜,暗中等待.却不料家仆秦庆童因被承责打,乃向曹操告发董,吉二人.曹匿庆童于府中,以头风复发,召吉平入药.平暗藏毒药入府.操卧于床上,令平下药.平暗下毒药,请操服药.操要平先尝,平知事已泄,纵步向前,扯操耳灌之.操推药泼地,砖皆迸裂.左右将平执下,严刑拷打,身上无容刑之处.要其招认谁是主谋,平坚不吐实.操无奈只得将平押下,按秦庆童指认,将与董承来往密切的王子服等四人拿下,然后带兵至董府,要承与平当面对质.平曰:"天使我来杀逆贼!"操怒,教取刀来,把平剩下的九指一并截去.平曰:"尚有口可以吞贼,有舌可以骂贼."操令割其舌.平曰:"且勿动手,吾今熬刑不过,只得供招.可释吾缚."操命释其缚.平起身望阙拜曰:"臣不能为国家除贼,乃天数也."拜毕,撞阶而死.操从董承卧房搜得衣带诏并义状.随即将董承和王子服等五人,并其全家老小,押送各门处斩.死者共七百余人.吉平以毒药来刺杀曹操,杀人于无形,比直接用兵器来血淋淋的行刺要文明得多了.只是曹操对待他可没那么文明了.用药物作为刺杀的方法和手段,在三国的刺客群里面,吉平应该是第一个吧. 6,最忠诚的刺客-----许贡三门客.小霸王孙策自占领江东后,威名日盛.他派张纮到许昌见曹操,求为大司马.操不许,策恨之,有袭许都之意.吴郡太守许贡闻之,派使者向曹操告发.过江时却被防江士卒所获,献于孙策.小霸王大怒,绞杀许贡.贡家属皆逃散.有家客三人,欲为贡复仇,日夜伺之.一日,策与部将会猎于丹徒之西山.为赶一大鹿,策只身追入树林.见有三人持枪带弓而立,怪而问之.答曰"韩当部卒,在此射鹿."策方举辔欲行,一人持枪望策左腿便刺.策大惊,急取配剑于马上砍去,剑刃忽坠,止存剑柄.一人早拈弓搭箭射来,正中策面颊.策就面上拔箭,取弓回射放箭之人,应弦而倒.二人举枪向策乱搠,大叫曰:"我等是许贡家客,特来为主人报仇."策别无器械,只得以弓拒之.二人死战不退.策身被数枪,马亦受伤.正危急时,程普引数人寻至,策大呼:"杀贼."程普引众齐上,将许贡家客砍为肉泥.看孙策时,血流满面,被伤至重,乃以刀割袍,裹其伤处,救回吴会养病.这是三国中人数最多的一次刺客集体行动,而且是三个在历史上连名字也没有留下的无名小卒.按说他们的主子已经死了,他们的饭碗也被砸了,已经没有生活来源了.和其他人一样,再去重新找一个东家就是了,解决温饱问题要紧嘛.可是他们偏要报仇,誓杀当时江东这块土地上唯一的主人小霸王不可,颇有点自不量力的感觉.连主子的亲属们都争相逃命,不敢前去报复.何况他们这几个外人乎?但他们偏偏去做了,而且成功了,尽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认为,这三人能如此舍生忘死的为主人报仇,可见许贡平时待遇他们一定是非常的深厚,故"士为知己者死"嘛!只是刺杀虽然成功,但孙策并没有死,只是受了重伤.据小说和正史介绍,是被于吉气死的.不知三门客若地下有知,当作何感想呢? 与<<史记>>中的刺客不同,三国里刺客们的成功率极低,几乎没有人成功过.如果勉强把许贡三门客的行刺算作成功的话,也只有20%的成功率.看来刺客是一门技术活,不是专业的人士还真不行. 本文版权由武当休闲山庄与原作者共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此帖被假正经也在2022-08-11 21:06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