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海,临近大海。但它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海滨城市,在临海市内是看不到海的。第一天就去距临海有一段车程的海边,看临海正在建设的海港。
这些年,到过的城市渐多,而留下记忆的却少。高楼广厦,大道通衢的城市看多了,反倒钝化和模糊了我的记忆。
城市如人,一个城市应有它独特的气质。临海是一个从容淡定的城市,正因如此,临海成了留在我记忆中的小城。
临海有东湖。位于临海之东,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时间是今年的1月,北方已是冬季,万物萧索,这里是江南的气候,景色像秋天,湖岸旁的蒲草已黄,柳条上仍缀着柳叶,在晚风夕照中轻拂,“嫩于金色软于丝”,平添了几分春色,几分野趣。曲桥尽处有座“半勾亭”,取白居易诗意:“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亭中的抱柱联“半成造化丹青手,勾起烟波浩荡情”,撰联人是清朝的台州知府。坐在临海东湖的湖心亭喝当地产的羊岩勾青茶,平湖静水,视野宽敞,湖对面远远地横着的一抺浅堤上有朦胧的亭子和烟树,仿佛西湖,因为没有游人如织,比西湖似乎更多了点儿静谧安详。
临海有长城。“雄镇东南”的临海长城依着北固山的山势而蜿蜒,这是南方的长城,有南国的风貌,它不算高,也不长,六千米左右,据说却是明长城的范本。“不到长城非好汉”,登这南国的长城却用不着下如此大的决心,临海的长城更适合漫步,城墙边上绿树掩映,花儿开放,对面是巾山,可俯瞰东湖。临海的山光水色在这里尽收眼底。
临海还有一座桃渚古城。明浙东南沿海用于抗倭的四十一个卫所中唯一保存完好的一个,当年戚继光在此屡败倭寇。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斑驳的石块叠起的城墙上秋草正黄,暮色为它镀上了一层金辉。古城“城高二丈一尺,周围二里七十步”,还保持着它原来的大小原有的模样。经过城门和不高的瓮城,进到城里,城很小,却有几座古宅。城边石砌的小道两旁丛生着草木,还有一两处残垣,让这古朴的桃渚古城更见古朴。石砌小道通往城的最高处,那里有几座烽火台,让你体会临海这座不事张扬的小城金戈铁马的另一面,这座南方的小城柔而有骨。
还有我未及见识的风景。我没有时间一睹风光的桃江十三渚,一听这名字就遥想应该是个多么美丽的地方。
当然,要体味临海人的日常生活还要到此地著名的紫阳老街走走。青色石板路的老街两旁都是木门板的店铺,卖一些台州府城土特产,“古老货”。正值中午,街上有老者捧着碗在自家门口吃面。还有税务街、十伞巷,都有各自的故事,故事里有临海人的崇尚和好恶。临海历史上一直是台州府治所在地,台州的人们说,“昔日台州府,满街文化人”,为了证明此言不虚,街旁有店家的招牌:“朱自清笔下的豆腐脑,5元一碗”,博你一笑。事实上,不只是朱自清,从古至今确有许多的文化名人在此驻足,在此生活,在当地买两本他们写临海的诗文集你就知晓了。
临海是真正有历史感的古城。在临海这座古城走一走,也就见识了临海的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涵养了一方水土。平静而自信地生活着的人才能把自己的家园建设成这恬静自然的模样。现而今,我们最常见到的是一座座城市急吼吼的脸,看到过夏天热得灼人没有一棵树的文化大广场,声光电设备齐全、占地大内容空的博物馆,很少演出的大剧院,门可罗雀没几本书的恢宏图书馆,与山比肩的雕塑……临海的环境少了这样大而无当的浮躁夸张,它的山水风光、人文古迹都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一样,不急不躁,不疾不徐,张弛有度,恰到好处。成了现在难能可贵的品质和风景。
临海是一个有文化自信的古城。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城内有巾山,有东湖,台州府治移走了,千年台州府的文脉积淀却留了下来,它的静谧安详来自它内在的自足,一个在精神上自满自足的人在气质上会显得从容淡定,临海就有这份从容淡定。
临海是一个理想的适合人居的地方,是给我留下美好记忆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