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校园足球联赛当噱头 让孩子们开心功德无量
一条原稿标题为"小学高年级体育课增至每周4节"的网络新闻,在另一家网站上被改用"教育部将建小初高及大学联赛狠抓校园足球"的标题转载。也许未必是编辑对于新闻核心内容的理解有不同解读,只是以为带上"足球"二字会更吸引眼球。世界杯结束不过两个星期,在无缘绿茵大典的中国,足球依然只是噱头。
原稿全文1400多字,报道的是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谈话,6段当中,只在最后提及"力争校园足球取得重大突破"。笔者走过一些国家,譬如日本,虽然有大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但学校必须按照文部省的教学大纲进行各科目教学,体育课和校园体育不会刻意突出某一项目。再如巴西的学生在校内踢足球,美国学生在校内打篮球,都是本国体育传统优势项目。唯中国,教育部没有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中国强项乒乓球,而是突出了弱项足球。这样的国情特色难度不小,足球在中国是一项有人爱又有人骂的运动,孩子们和家长是否愿意置身其中,恐怕不像组织者想象的那样简单。
眼下,开展校园足球并非教育部门的主动选择,加强体育教育也不是出于责任意识。中国在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社会反响强烈,改变现状的外部呼声远胜于教育界内部欲望。
中国传统观念中,体育从来被剥离于教育之外,上学等同于读书,体育等同于游戏,前者学而优则仕,唯有读书高,后者四肢发达大脑退化。由此,身体素质也就不被列入综合素质之内。最为典型的说法是"体教结合",分明将体育与教育划为两类,以物理方式完成的叫结合,以化学方式实现的叫融合,相信搞教育的不会不明白如此直白的比喻。
足球只是孩子们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一部分,属于校园文化范畴。可是,在应试教育阴云长期笼罩下,校园里只有知识,没有文化,全然不顾及童年和少年时期是不可逆的,孩子们应当享受天真、健康、快乐,没有谁可以剥夺孩子们的权利。
教育的目标是使孩子们得以全面发展,没有体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如果不能砍去一部分重复累积的文化课,将时间还给学生,无论教育部长信誓旦旦的表态,还是红头大字的行政文件,都不能保证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和锻炼身体。行行好,让让路,让孩子们开心地跑步、打球,功德无量!
[ 此帖被yaot在2014-08-04 18:5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