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花烂漫时节,皖南的槐塘村却显得异常安静。空空的楼房,紧闭的大门,空旷的道路上少有行人。
槐塘人的“出国潮”
下午1点,在丈夫王家林带着泥瓦匠出去盖新房之后,48岁的邱海燕收拾好碗筷独自坐在堂屋里发呆,她拿出手机,翻着微信里小儿子刚从西班牙发给她的照片,看看他胖了还是瘦了,“27岁了,也该成家了。”邱海燕常常和丈夫念叨,偶尔还会悄悄流泪。
邱海燕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证券公司上班,基本可以让她放心。小儿子从16岁离家到西班牙,一去就是12年,最让她牵挂。“村子里在欧洲打工的人很多,家里也有几个亲戚在那里。”邱海燕说,“孩子16岁时,他的堂哥王震从欧洲回来了,希望把弟弟带到西班牙读书。走的前一天,孩子要到学校看看,我将他送到学校门口,转身离开的时候,我泪如雨下。孩子到西班牙后非常想家,让我买个摄像机将村子和他读书的学校拍下来寄给他。我那天拍了整整一天。”
“孩子毕业了,就留在了西班牙工作。”邱海燕说,现在孩子有两个汽车装饰店,赚不赚钱她不清楚,也没有过问,只要安全,对她就是最大的安慰。邱海燕的侄儿王震在西班牙做得不错,他家新盖了一套全西式别墅,仅框架就花了一百多万,院子里还有车库、泳池,院子大门全部是电动的,车子买了两部……
提起槐塘村的“出国潮”,不得不提郑朝荣和胡克毓这两个名字。郑朝荣是村里最早出国的,他的爷爷二战时去意大利做劳工,战争结束后就留在了欧洲。1971年,爷爷去世后,郑朝荣就出国去“继承遗产”。后来传回消息,郑朝荣在意大利坐拥惊人财富,“整整一座葡萄山都是他家的”。
另一个传奇人物是胡克毓。胡克毓文化程度不高,1978年的某一天,他看到了一条南斯拉夫总统访华的新闻,就稀里糊涂去南斯拉夫大使馆办了签证,落地南斯拉夫后又到了荷兰。他通过开中餐馆白手起家,成了当地第一位自个儿跑去欧洲打工并发家致富的村民,随后胡家没几年就盖了几栋别墅。
后来很多人开始效仿,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村民如潮水一般前往荷兰、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闯荡。在很多村民看来,在国内做生意要靠头脑、攀关系、看运气,在国外只要勤奋就可以了。
40多个儿孙在欧洲
偌大的徽州风格小楼中,61岁的邱金妹哄着怀里只有13个月大的小孙子王孔瑞,老伴王永玉则出去找村民打麻将去了。老两口刚刚从西班牙回来不久,小孙子也是在欧洲出生的。近几年,老两口每年有6个月在西班牙,6个月在国内。
邱金妹和丈夫是村子里较早去欧洲闯荡的村民之一。邱金妹说,解放前,她的父辈就去意大利做起了小买卖,解放后回国,再没出去过。1988年她的丈夫王永玉前往欧洲,最先是荷兰,一年后去了西班牙,开中国餐馆。第二年邱金妹带着孩子到西班牙和丈夫会合,一干就是30多年。“现在生意都交给孩子打理,我和老伴退下来了。”
在老两口看来,国外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和生活习惯。“在家里更自由,白天打打麻将,晚上可以去村中间的广场跳跳舞。”
透过一栋徽式小楼硕大的不锈钢门,罗银柳老人独自坐在阳光下,用手指着书上的文字,大声诵读着圣经,方言与年迈,让她有些口齿不清,但这是老人的精神寄托。
92岁的罗银柳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但她的孩子们却远在欧洲。老人有多少孩子在欧洲闯荡,连她自己都数不清,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女儿女婿,40多人分别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楼房都是孩子盖的,很宽敞,也很漂亮,如今只剩下她和一个保姆住在里面。唯一能够安慰老人的是,每年总会有人从欧洲回到家中来探望她。除此之外,她只能戴着眼镜,从房子里的相框中寻找孩子们的身影。
欧元村的未来
虽然孤独,但说起孩子们,罗银柳老人还是很自豪的。村里的槐塘小学就是自家孩子捐钱建造的,当时在全县都算一流。
和过去相比,现在的槐塘小学显得冷清,院子被村民开垦成菜园。58岁的陈永池,成了槐塘小学唯一的教师。“最多的时候有300多个学生,十几个老师。”陈永池说,现在连学前班一起,只有20人。“孩子越来越少,一些孩子跟随父母在国外读书,一些孩子到镇里或者城里读书,剩下的这些孩子,都是条件相对不是很好,或者没有大人接送的。”
在槐塘村小学的20名孩子中,有9个孩子的父母在欧洲。朱茜茜今年7岁,她的妈妈是春节时回来的,过几天还要去西班牙,而她的爸爸一直在西班牙。茜茜是在西班牙出生的,之所以在村里读书,是因为妈妈没有时间照顾她。其实她也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工作,这几天妈妈要走了,她还有些不开心。不过她知道,村里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国外。
槐塘人闯欧洲,给当地带来不少收入,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据介绍,每年槐塘人从欧洲赚回的利润折合人民币5000多万元。槐塘村在欧洲资产超百万元的“小老板”已不下百人,也开始有领军者做起了规模更大的跨国商贸,不少人已定居国外。但大部分槐塘人尽管在欧洲打拼很多年,却还是很难融入欧洲人的生活——除了语言上的障碍,还有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差异。因此,在越来越多的当地人眼中,中国在发展,机会比欧洲更好;已经开始有旅欧华侨将上亿元的投资转向家乡。“欧元村”人的价值观正在悄悄地转变……